北京张博士医考中西医助理医师辅导资料—中西结合助理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0
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!
1、患者,女,妊娠6个月。疲乏倦怠,嗜睡懒言,四肢无力,近来胎动不安。治疗首选药物是( )
A.桑寄生
B.续断
C.杜仲
D.紫苏
E.白术
正确答案:E
学员提问:为什么?其它几味药也有安胎的作用呀!
解析:白术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腹胀泄泻,痰饮眩悸,水肿,自汗,胎动不安。
患者除胎动不安外,疲乏倦怠,嗜睡懒言,四肢无力为脾气虚的表现,用白术最适宜。其他药物无健脾益气功效。
2、半夏的功效是( )
A.既能燥湿化痰,又能降逆止呕
B.既能燥湿化痰,又能祛风止痉
C.既能燥湿化痰,又能解毒散结
D.既能燥湿化痰,又能理气调中
E.既能燥湿化痰,又能散结消肿
正确答案:A
学员提问:C不也可以吗?
解析:半夏
【性味与归经】辛,温有毒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燥湿化痰,消痞散结,降逆止呕。
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痰多咳嗽。2.用于胸脘痞闷,胸痹,结胸等症。3.用于瘿瘤、疮疡肿痛、梅核气等症。半夏又能化痰散结,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、痰核、阴疽肿痛,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。4.用于胃气上逆、恶心呕吐。
解毒散结与消痞散结是不同概念。
3、风湿痹痛宜配伍( )
A.温里散寒药
B.清热凉血药
C.软坚散结药
D.活血药
E.清热药
正确答案:D
解析:风湿痹证治疗时应配伍活血药,摘自《医宗必读》“盖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,清代王清任曰:“治病要决,在明白气血,无论外感内伤……所伤者无非气血”。这应该是对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的最好注释。照此广义的理解,风病当然也缘于气血失调,治疗原则就是调理气血了。血虚、血热、血寒、血瘀、血燥都可引起风证,临床中遇到风证首先要想到“治血”。
【方剂学】
4、吴茱萸汤主证病机涉及的主要脏腑是( )
A.肝脾
B.肝胃
C.脾胃
D.肝肾
E.脾肾
正确答案:B
解析:吴茱萸汤
【功用】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: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,而见吞酸嘈杂,或头顶痛、干呕吐涎沫,舌淡苔白滑,脉沉迟者。
【主治】肝胃虚寒,浊阴上逆证。食后泛泛欲呕,或呕吐酸水,或干呕,或吐清涎冷沫,胸满脘痛,巅顶头痛,畏寒肢凉,甚则伴手足逆冷,大便泄泻,烦躁不宁,舌淡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。
5、脾虚气滞,寒热互结一心下痞满,不欲饮食,倦怠乏力,大便不调者。治宜选用( )
A.健脾丸
B.半夏泻心汤
C.枳实消痞丸
D.旋覆代赭汤
E.枳实导滞丸
正确答案:C
学员提问:B、C的功效和主治?
解析:半夏泻心汤【主治】寒热互结之痞证。心下痞,但满而不痛,或呕吐,肠鸣下利,舌苔腻而微黄。【功用】寒热平调,散结除痞。凡中气虚弱,寒热互结,升降失常,而致肠胃不和者,多用本方治疗。以心下痞满,呕吐泻利,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。
枳实消痞丸【功效】消痞除满,健脾和胃。【主治】脾虚气滞,寒热互结证。心下痞满,不欲饮食,倦怠乏力,大便不畅,苔腻而微黄,脉弦。
6、麦门冬汤原方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是( )
A.2:l
B.3:l
C.5:1
D.6:1
E.7:1
正确答案:E
解析:原方重用麦门冬少佐半夏(7:1),则半夏燥性被制而降逆之功存,且麦门冬得半夏则滋而不腻。
7、患者俞某,咳嗽咽痒,或微有恶寒发热,舌苔薄白,脉浮缓。治宜选用( )
A.泻白散
B.杏苏散
C.止嗽散
D.桑菊饮
E.桂枝汤
正确答案:C
解析:止嗽散【功用】宣利肺气,疏风止咳。【主治】风邪犯肺证。
题干所示“患者咳嗽咽痒,或微有恶寒发热,舌苔薄白,脉浮缓。”多系六淫外感,或脏腑功能失调,犯及肺脏,导致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而为咳、为嗽。外感风寒,导致咳嗽者,初起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,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、气候突变的情况下,六淫外邪或从口鼻而入,或从皮毛而入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皆令人咳,风为六淫之首,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,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,夹杂寒、热、燥等邪,但以风寒之邪为主。治疗必须发散风寒,但又不可过于发散,不散邪不去,过散则肺气必虚,致使咳嗽缠绵难愈。故其治宜宣肺、化痰、止咳。止嗽散方中白前、紫菀、蒸百部止咳化痰,轻宣肺气;桔梗性平,辛散苦泄,可开宣肺气,祛痰利气;陈皮理气、化痰、止咳,与桔梗伍用,一升一降,宣降肺气;荆芥辛散气香,轻扬透散,可疏风解表;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疏表宣肺、化痰止咳之功。
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】
8、尿路感染见膀胱湿热证宜用( )
A.八正散
B.丹栀逍遥散
C.无比山药丸
D.知柏地黄丸
E.小蓟饮子
正确答案:A
解析:尿路感染见膀胱湿热证相当于热淋证。膀胱湿热多因食辛热肥甘之品,或嗜酒过度,酿成湿热,下注膀胱,或下阴不洁,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,酿成湿热,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不利,发为热淋。
「张博士医考www.guojiayikao.com 整理,如有转载,请注明出处」